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
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蝉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蝉的头部前端有一对大的黄褐色复眼,复眼中间有三个点状单眼,排列成三角形。
蝉,俗称知了,因各地方言不同,别称也有相应的变化。
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蝉的繁殖每年7月下旬,雌蝉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高潮期,多产在4~8毫米的粗枝梢上。
雌蝉用产卵器刺破枝皮,插入木质部内,造成爪状裂口,产卵于其中。
卵至翌年6月孵化,若虫落地钻入土中。
若虫的食物来源是植物的树根汁液,所以,它们的居住场所往往靠近树根。
若虫在土壤中生活,除了吸取树汁生存以外,就是不断的修建、扩充自己的隧道和居室。
若虫将自己分泌的一种黏液和排泄物混合起来涂布在隧道周围,使得四周的软土干燥后就像水泥一样坚固,既不会崩塌,也不易透水。
若虫在地下要度过近四年的时间,经历七次左右的蜕皮才会钻出隧道,到地面上选择一处合适的地方进行最后的蜕皮——金蝉脱壳。
每年6月末,若虫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之所以在黄昏至夜间从隧洞中钻出羽化,“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壳而不能蜕也”(《《本草衍义》)。
蜕皮时,在蝉蛹的背上先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然后先露出头和触角,接着伸出口器和前足;随后,后腿和折叠的翅膀一一脱出。
整个蜕皮过程大约需要30~50分钟。
刚出壳的成虫体色偏白,非常嫩弱,再过3~4个小时,翅膀发硬、身体变黑后才能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