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什么机构 什么事也办不成

Time:2025年02月23日 03时54分33秒 Read:102 作者:admin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中依法设立的协助厂长决定企业重大问题的议事、参谋、咨询机构。

协助厂长决定的企业重大问题(1)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工资调整方案,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2) 工资列入企业成本开支的企业人员编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调整。

(3) 制订、修改和废除重要规章制度的方案。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1)科学性。

管理的基础工作要体现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充分按客观规律办事,包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工作规律,只能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不能违背这些规律。

(2)群众性。

管理的基础工作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需要众多职工配合,必须依靠企业各部门、各方面员工的认真参与,群策群力,从制度到执行,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否则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3)经常性。

管理的基础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相应要有管理生产经营的基础工作,是任何一项业务管理以及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

如每天要处理的正常生产经营事项,都是通过各项基础工作来参与的;离开这些基础工作,什么事也办不成。

(4)先进性。

管理基础工作中的一些定额、标准的制订和修改,要坚持先进、合理的水平,即一般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只有坚持先进的标准、先进的水平,才会有第一流的效率、效益和管理水平。

当然,先进的水平也不是高不可及的,经过努力是能达到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激励作用。

(5)变动性。

管理基础工作一般要求相对稳定,但稳定不等于永远不变。

事实上,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总是处在发展和变动之中,反映这些活动的管理基础工作,也必须随之变动。

稳定是相对的,变动是绝对的。

只有经常的变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先行性。

管理基础工作一般位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之前,比如各项标准、各项定额、各项责任制度,必须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就确定下来,以便有章可循,这就是它的先行性。

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与调整,也必须从管理基础工作着手,逐步展开,否则,难以取得效果。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1、标准化工作促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等活动的合理化的制度化,实现管理方法的规范化。

2、建立健全责任制3、定额工作以及企业内部核算科学完备,是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好劳动力、物资、资金的前提。

4、计量和检测工作该项工作的准确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5、信息管理管理人才以及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重点工作1、计量工作计量数据不完备,会影响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

2、企业内部核算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分析,动态控制,努力降低成本,按日按班核算成本、利润。

提高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的方法1、实现基础工作标准化2、加强定额管理3、加强数据管理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内容是工艺技术标准,促进公司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1、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依据。

2、基础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3、基础工作是推行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

4、基础工作是搞好经济活动分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