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不易溶于水和难溶于水的区别 溶解能力的大小

Time:2025年02月23日 00时58分59秒 Read:67 作者:admin

一般认为不易溶于水和难溶于水没有区别。

绝对不溶的物质没有,所以难溶就认为是不溶。

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溶(不溶):小于0.01g。

溶解度计算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单位是克。

溶解度有定义就是指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用s表示: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会因温度而变化,一般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就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简介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