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资料 / 正文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有哪些 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Time:2025年02月22日 23时16分41秒 Read:122 作者:admin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两三岁时称孩提,总角是幼年的泛称,幼学,指10岁的儿童,弱冠指20岁,而立之年指30岁,不惑之年是指40岁,天命指50岁,耳顺、花甲之年指60岁,古稀指70岁,80岁称杖朝之年,耄耋指八九十岁,白寿指99岁,期颐指百岁之人。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现详细介绍如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两三岁时称孩提。

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女孩7岁称始龀、髫年;男孩8岁称始龀、龆年。

这是因为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开始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犹,因此有龆年或髫年之说。

总角是幼年的泛称。

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此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

所谓的总角之交.就指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垂髫之年,泛指儿童。

因为古代小孩头发下垂,由此引申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指10岁以下的儿童。

幼学,指10岁的儿童。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显蔻年华。

舞勺之年指青少年13~丨巧岁== 及笄即指女子年满15岁。

笄,原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志学是指15岁。

女孩丨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舞象之年指青少年丨5-20岁。

弱冠指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 二十曰弱冠。

也有加冠一说,是因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论语》中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之年指30岁,多指男子30岁,其中立是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是指40岁。

不惑,是不迷惑、不疑惑之意3 天命指50岁,也称知非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指60岁。

花甲 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二首》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称杖朝之年,也称伞寿。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礼记?_礼》 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90岁称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之人。

据朱熹讲,期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颐,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由人养护。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