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叶为什么要揉搓茶叶采摘回来后有这几个步骤,先晒青 ,凉青。
摇青,再空调房凉青《如此重复三次》,再放置空调房到第二天的一定时间再炒。
再包揉,到一定的颜色形状再烘干,最后一步就是挑梗包装成成品。
我说的是铁观音茶叶
茶叶揉搓的作用1.准备电磁炉和炒锅。因为量不大,所以簸箕也省了,直接在水台边的磁砖上或菜板上揉搓就可以。
2.把采摘回来的茶叶清洗干净,沥水备用。
3.电磁炉开文火,把沥过水茶叶倒锅内,用筷子不停翻动茶叶,不让其被烧焦,看到茶叶已经变软,关火,把茶叶倒到准备干净的磁砖上,来回揉搓茶叶。(注意此动作会让你手掌变黑哦,特别是,搓过茶叶的手弄到泥土之后)
4.揉搓一两分钟(因为量少,不用搓太久),倒回锅里用微火翻炒,时间可以是一两分钟,茶叶发烫了倒出来继续揉搓。茶叶凉了倒回锅里加热,热了之后倒出来揉搓,反复这样操作4~5次。
揉搓的作用是给茶叶定型,和去掉茶叶中的水份。因儿,揉搓的步骤和次数十分重要,如果只揉搓一两次,烘干后没有茶型是不好看的。当然,我们人工揉搓的茶叶,没有茶厂机器磨压的那么漂亮,但纯香啊。亲自烘炒的,还有一份感情在呢。
5.揉搓的次数够了,定型好了,最后就是烘干了,直接在锅里烘干,把火开到500~600瓦,(也可以开更小,不容易焦)还是用筷子不停翻动茶叶,不让其烧焦,中途关火,让锅的余热烘一会,锅凉了又开火,反复几次操作,茶叶就被烘干了。
炒茶叶揉软软的作用是什么老茶叶制作如下
采茶
茶树长成后,采茶人多在朝露未晞时采茶,按照不同的等级,按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至五叶不等。
晒茶
将茶鲜叶采下后,需要摊晾堆放,以便于散热、失水、挥发青草气,并促进鲜叶内含成分的转化,使叶片变软,便于下一步的杀青。
炒茶
摊晾之后,炒茶师傅开始在锅内进行手工翻炒。
揉茶和筛茶
这个过程就是揉捻的过程,目的是通过适度揉捻让茶叶中的茶汁显露,破坏细胞壁,让内含物质在茶汤中释出更充分。
拣茶
这是一道精选过程,就是将茶叶中的黄片、老叶、茶梗等一一剔除,拣茶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折断芽叶。
舂茶
茶叶拣选完毕后,进行复火焙香,人工选茶与舂茶这两道工序非常重要,也是判定一个好茶的重要过程。
包装
至此,制茶过程完成,茶农将制好的茶叶装入竹篓茶筒内。
茶叶为什么要揉喝茶的时候摸杯盖主要是为了隔离茶叶,也可以让水温快速的下降,不会导致烫嘴。
用杯子的盖子拨来拨去,有时是为了让喝茶的地方,没有茶叶。这样喝茶的时候,嘴上不会粘到茶叶。一般用盖碗泡茶或是说古代喝茶还是绿茶多,绿茶很容易漂浮在水面,而且本身盖碗容量一般都不会很大,所以很多时候,盖碗里面茶叶比较多。喝茶的时候,用盖子拨来拨去,让嘴有一个喝茶的空间。
茶叶揉捏的作用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茶捏 意思是什么首先要注意,端茶时,必须要用双手端茶,并且要右手持杯,左手轻托杯底,这才是敬茶的正确姿势。
而且对于不同的茶杯,奉茶时的姿势也有所不同。
如果茶杯有杯耳,可用右手捏住杯耳,左手托茶杯底部,从客人右方奉上,记得杯耳要对着客人的右手方向,方便客人伸手接茶杯,同时对客人说“请用茶“。
如果茶杯没有杯耳,为客人端茶时,手切不可抓杯口,那样会让客人觉得不够卫生。而是应该右手轻握杯身,不要捏杯口,左手托住杯底,以双手将茶奉到客人面前,放在客人方便品饮的位置。
在奉茶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
一,奉茶时最好不要滔滔不绝。很多人为了显示热情,往往一边讲话一边奉茶,但有时难免唾沫横飞,万一唾沫落到杯中,客人心中难免会不舒服,所以,奉茶时最好不要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奉茶,只需说“请用茶“即可。
另外,如果在会谈场合,环境比较安静时,为了防止放杯子时发出声响,可用小指垫在杯子下面,以避免放杯时发出声响。
二,如果有杯垫,最好选择杯垫。杯垫不仅显得更为重视客人,而且能够减少磕碰,也更好地避免发出不合时宜的声响。
如果客人较多,除了注意以上奉茶时的细节,还要注意奉茶时的顺序。
我国几千年以来,历来讲究长幼有序,奉茶时也应如此,应按照年龄或身份的高低,依次奉茶,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如果越过仗着,会被视作不礼貌的。
除了奉茶时的礼仪,在客人聊天喝茶时,要注意及时续茶,以体现对客人的关怀和尊重。
续茶时要注意,倒茶不要倒满,七分满即可。倒的太满,客人端茶时可能茶汤会溢出来,而且茶汤温度较高,还可能烫手,另外出于约定俗称的礼仪,历来有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的说法。
茶叶揉到什么程度最好不存在谁好谁坏,只是制作的工艺不同!
我们都知道茶叶的外形都是各种各样,常见的有卷曲形状、长条形、圆形的、扁形的、针形的、雀舌形的,但无论茶叶的形状如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便去判断其品质的好坏,一般从茶叶的条索、老嫩、粗细、轻重、整齐度和干湿度等方便进行。
条索
嫩度
粗细
轻重
条索的松紧:条索纤细,空隙小,体积小,为条紧;反之为条松;
弯直的程度:看茶叶的平伏程度,不翘的为直,反之为弯;
圆扁的程度:长度比宽度大若干倍的条索;横切面近圆形的称为圆,否则为扁;
壮瘦的程度:芽头肥壮、叶肉肥厚的茶叶的有效成分含量多,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壮实,比较重。
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外形鉴别的重要因素。嫩度主要看茶叶嫩叶比例与叶质老嫩,有无锋苗和毫毛及条索的光糙度。
芽头通过精制后称为芽尖;锋苗指芽叶紧卷做成条的锐度,茶叶条索紧结,芽头匀整锋利并显露,说明茶叶的嫩度好,制作精细。芽上的绒毛称为毫毛,毫毛多,长而粗较;如果茶芽嫩,因柔软且胶质多,易揉成条,而且条索光滑丰润。
揉茶的目的是什么踩茶是古老及传统的一种揉搓工序,以前没有机械设备所以揉茶的工序就需要用人力,有的用踩的方式有的用手搓的方式,踩跟手搓的区别就在与,踩的分量可以多一点,茶味更好一点,因为踩是整个人体的力度集中在一个点上,没有力的挤压茶味自然就出不来。
不过两个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要将茶叶的味道揉搓出来,使茶叶口感更加的醇厚,以及成条状等形状。
现在还有少部分地方使用踩茶的方式,保留传统!
茶叶揉念什么意思信阳毛尖绵延千年,制茶的工艺一脉相承。“就算现在有了制茶机器,最核心的还得是茶农对火候的把控。轻或重了、烫或凉了,都会影响茶的品相和口感”。
1、采摘出来的新鲜茶叶
2、过筛,采摘的鲜叶用过筛机按不同的品种、等级、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剔除杂物,以便分别摊放。
3、摊放,将筛选后的鲜叶,每隔一小时左右轻翻一次,摊放至青气散失、叶质变软。
4、杀青,滚筒杀青机,温度在120℃左右,时间约为2分钟。杀青适度的标志是茶叶颜色暗绿,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5、揉捻,待杀青叶冷却后,冷揉。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分钟,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分钟。揉捻后的毛尖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6、理条,把揉捻后的茶青打散搓成条状,温度在100℃左右。
7、熟锅,锅呈40°倾斜,温度在80~100℃之间。熟锅即人工“理条”,7~10分钟后,逐渐形成毛尖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
8、烘焙、提香,最后一个步骤,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提升毛尖香气。分类、包装、封箱之后,就可以发往各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