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对光照要求有哪些总体来说,茶树属于亚热带植物,最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所以才会有安徽祁红、福建大红袍、江浙名优绿茶和云南普洱等等名茶闻名中外。当然,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也适合茶叶生长,只是不像海南、云南那样茶树四季长青,茶树在这些地区是要“冬眠”的。
为此,茶叶界专业人士还从土壤、阳光、温度、水分等方面总结过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一起来补充点知识~
土壤:喜酸怕碱
茶树比较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中生长,从我国西南部遍布茶园就可看出,该地的土壤大部分都是酸性土,
而且科学家们还发现,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还有马尾松、杜鹃及蕨类植物,所以如果茶友们想开一片茶园,记得要找准这些“标识植物”哦~
阳光:喜光怕晒
茶叶中有90%以上的生物产量形成是需要光足够光合作用的,但同时茶叶也惧怕强光,所以高山茶园这种云雾缭绕,漫射光线也多的地方最适合茶叶生长了。
温度:喜暖怕寒
北方为什么产茶少?最大的原因就是冷啊。据茶业专家解析,茶树生长的起始温度为10℃左右,当然具体的温度根据茶叶品种不同而不同,
但是大叶种一般为-6℃,中小叶种为-12℃至-15℃,而北方一入冬,最低温度都达到-30℃了,茶树很难存活。
水分:喜湿怕涝
茶树对土壤水分也很挑剔,一方面要求水分供应充足,
不能季节性长期干旱,就比如北方一到夏秋季节就开始干旱,对茶树生长非常不利;另一方面又要求不能积水严重,
比如在沼泽地,洼地,茶树的根系就会生长受阻。
南北差异之喝茶习惯
茶叶文化贯穿了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走遍大江南北,大家会发现华人对于茶叶的喜爱是“蜜汁相似”的。但,人类生活习俗尚且存在南北差异,喝茶习惯又怎会一样?
从人的性情来看
北方人喝茶粗犷豪放,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同时也大口喝茶;而南方人
就表现得清新婉约了,细细品茗,
一壶茶能喝上一下午。
从茶叶偏好来看
北方人喜欢花茶,
因为其香气浓郁,最主要是省时省力,适合牛饮;南方人喜欢的茶有很多种,
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都想细细品味。
从茶具差异来看
南方人喝茶
会根据不同茶类来配备最适合的茶具,工夫茶有专门的茶具组,闻香还要用专门的闻香杯;可北方人
就追求简单,直接一个大盖碗就能沏一杯茶。
从饮茶文化来看
北方人
的喝茶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解渴,
所以他们喜欢咕噜咕噜大口喝茶;而南方人喝茶更多的在于交友和谈生意,
比如之前跟大家介绍的潮汕功夫茶,潮商做生意总离不开工夫茶。
茶叶对光照要求有哪些标准不可以。
如果茶叶长时间阳光照射会促进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使茶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茶叶不能存玻璃容器里,因为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后,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绿茶茶叶品质变坏;由于夏季的光线比其他季节强。茶中的植物色素和脂类物质易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很多异味物质,从而导致绿茶有日晒味、陈味,所以存放茶叶应避免光线。
茶叶对光照要求有哪些要求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
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高山上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由于高山雾日天气多,空气湿度就比较大,这样长波光被云雾挡了回去,照不到植物上,而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合成,种植在高山上的茶叶香气比较浓,就是这个道理。
茶花对光照要求方法1、土壤
栽培山茶花的土壤,上面生长习性中,茶花喜欢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呈酸性沙质土壤中生长。因为山茶花喜欢偏酸性含有腐植的土壤,在给山茶花配制营养土的时候加点磷酸钙肥料或者各种发酵好的水果皮、淘米水,掺入营养土中即有可呈酸性。
方法2、浇水
山茶花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在给山茶花浇水的时候,应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也就是土壤表层发白的时候就要浇水,浇水至湿润就行,保持土壤“润”。
方法3、施肥
山茶花施肥一般都是每隔半个月给它施一次薄肥,根据生长周期判断施什么肥,生长期可施腐热饼肥,化肥,微肥等,花期施有机肥,如蚯蚓粪、鸡鸭粪等
二、山茶花的养殖注意事项
1、山茶花温度低于0度时会引起嫩芽,花蕾等受到冰冻,温度低于零度请移至室内养护。
2、雨天注意山茶花盆会积水,如果不及时排水会导致根系浸泡水中导致山茶花缺氧,腐烂掉。
茶叶对光照的要求红茶最好不要晒太阳。若是温度过高,容易对红茶内部的有益物质造成破坏。
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受到高温影响后,容易被分解,造成茶香表现不佳;而红茶内部的可溶性糖、茶氨酸、果胶物等养分物质受损后,会令茶汤变薄,变得不耐泡;
最后,高温环境的影响下,还会破坏红茶内部的色素物质,导致红茶外观颜色发生劣变。
红茶作为全发酵茶类,自身的茶黄素含量偏高,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过高温度的影响下,茶黄素容易发生褐变,导致茶叶整体品质下降。
茶叶需要光照充足吗一、【土壤】
1、耕锄培土: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2、遮荫护苗:在茶行的空处间种满园花、苕子或高杆绿肥,能起冬季防霜防风保水的作用。
二、【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引水灌溉: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在干旱严重的2—4月间,引水灌溉1—2次。
三、【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是供给茶树必要的水分和养分的基地。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于土壤的性状。因此,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拓展资料:
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衮老期。
光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1、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
2.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3.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茶叶对阳光的要求茶树喜欢阳光~叶子是绿的~因为他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啊
如果不明白的话看看茶树习性的详细资料吧!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按树干来分,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类型。
乔木型茶树:形高大,主干明显、粗大,枝部位高,多为野生古茶树。云南是普洱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在云南发现的野生古茶树,树高10米以上,主干直径需二人合抱。
半乔木形茶树: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容易分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如云南大叶种茶树。
灌木型茶树:主干矮小,分枝稠密,主干与分枝不易分清,我国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当今已知最老的野生茶树为云南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树,这颗茶树由天福集团所认养。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是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年。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为思茅澜沧县邦葳野生茶树,树龄为1000年,高12米。此树为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所杂交而成,因此称为“过渡型野生茶树。易武茶区曼秀落水洞也有一棵此类茶树,高10米左右。还有一种是栽培型茶树,也称之为家茶,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掺杂其中,无人采摘或少为人采摘,简单说就是荒废的茶园。此茶树至少百年以上。景迈万亩古茶园全为此树种,树高约为2至3米以上。古“六大茶山”之曼丽茶区,也有很多类似茶园。 “栽培型野生茶”,基本上是由野生茶树移植下来的。倚邦周围属小叶种大叶型,勐海南糯山人工栽培的茶树,树龄为800年最具代表性,但已枯死。茶树由老百姓多年采摘及照顾,高度多为1至2米,有些茶树茶农为了方便采摘,将其砍矮,在易武茶区、曼庄茶区、革登茶区及倚邦茶区甚至基诺茶区皆是此种状况,而这些茶区都未喷洒农药,所以也称之为生态或有机茶。目前云南茶区台地茶茶园最多,光是大渡岗茶厂就有2万多亩茶园。台地茶为现在使用最多的茶园,因为台地茶种植较容易管理、产量多,但唯一缺点就是没有遮荫且有的茶园会喷洒农药。
另外原产澳洲的茶树,身高大约3公尺,虽然叫茶树,但和茶一点关系也没有。茶树英文古字为Ti Tree,后因音近与混淆,也有「Tea Tree」的俗称。茶树是桃金娘科植物,在植物分类上属于「白千层」的一种,学名为「亘叶白千层」。枝条长长,花为白色,它的生命力旺盛,即使被砍断,也能维持生命一段时间,精油是萃取其枝条及叶片,呈透明无色,香味很像松油及尤加利。 土著很早就用茶树叶子治疗伤口,毒蛇咬伤也可做为解毒剂,世界大战也曾使用为消炎剂。澳洲原住民在生病或身体保健时会煮茶树的树叶来喝,此事经探险家库克船长发现,也试试这种「澳洲茶」的效果,并将心得带回英国研究,这是茶树的第一次科学发现。但是千万不要误会,茶树不是休闲饮料,而是作为药用,某些芳疗师或大众不明究理,就把Tea Tree当作饮料了。
茶叶对光照要求有哪些影响会的
装有茶叶的保温杯应置于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光直设、有异味、潮湿、有热源的地方,这样可减缓茶叶陈化、劣变的速度。
低温贮存法将茶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度C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或冷冻库保存茶叶。冷藏温度以维持0~5度C比较经济有效;如必须与其它食物共冷藏(冻),则茶叶应妥善包装,基本密封以免吸附异味。
茶叶要求在避光如可将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保持到最好,值得我们可要好好普及一下知识。
茶叶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有包装的茶叶比散装的茶叶更加安全。
在贮藏茶叶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这几4种方法:
1、我们平常最简单的冰箱保存:将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
2、最普遍的铁罐存放法:将茶叶装入有双层盖的铁茶叶罐里,最好装满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封好袋口,已达到最佳贮藏效果。
3、最方便的复合薄膜袋贮藏法:将茶叶装入复合袋内,挤出袋内空气,用封口机封好袋口,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置于冰箱下格内冷藏。
4、最实用的保温瓶贮藏法:将茶叶装入干燥的保温瓶内,盖好瓶塞,用白蜡封实,再用胶布封好。
另外我们要法意的是,茶叶在保存时的含水量,我们可先将茶叶炒干或烘干,然后再收藏;茶叶也需要避光和隔热,所以对贮藏的环境有一定要求。
光照中的紫外线对茶叶品质有什么作用植物与环境是统一体,茶树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适应了某些环境体条件,故对外界环境条件有自身的要求和喜好。在适宜的条件下,茶树正常地生长发育,茶叶产量高,品质好;反之,不良的条件则影响茶树的生育。 茶树属亚热带植物,适生环境归纳起来有“四喜四拍”的特点。即喜光怕晒,喜爱怕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这主要表现为茶树与环境中的气象因子:光,热,水,气,雷电,宇宙射线等; 土壤因子:土壤中的一切物理和化学性质; 地形地势因子:海拔,地表,坡度,坡向等;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 人为因子: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作用。 下面分别介绍茶树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光照 茶树生物产量的90%-95%是叶片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 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而构成的。光对茶树生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质(太阳光谱)三个方面,其不仅影响茶树代谢状况,而且也会影响其他生理过程和发育阶段,同时,还会引起大气和土壤的温,湿度变化。 1)光照强度 茶树的光合作用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光和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仅占全光量的1%左右,为0.12-0.13J(c㎡.min),故茶树为耐阴植物。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因品种特性,生长季节,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群体结构而略有不同。 因此,在茶园内因地制宜,全理种植遮阴树以调节光照强度,将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 2)光照时间 光照时是指一个地方从日出至日落之间的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光照时间的长短,对茶树发育的影响较大。茶树是一种短日照植物,遮光处理可使茶树开花数增加,开花期提前,光照时间与茶树开花结实有关。 3)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随波长的分布称太阳光谱,太阳光谱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3种。其中可见光按波长,又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单色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对茶树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一定海拔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富有,蓝,紫光占比增加,这也是高山云雾茶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热量 热量是茶树生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热量状况一般以温度来表示。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是气温,地温和积温。 同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样,茶树在生育的每一阶段,都有3个主要温度界限,即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 茶树生物学最低温度一般为10度,最高临界温度为45度,在自然条件下,日均温大于30度,茶梢生长就会缓慢或停止,如持续几周超过35度,茶梢就会枯萎,落叶。当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时,茶树对高温的反应不同,南方类型基因的茶树品种,往往具有较强有耐高温能力。 高温或低温,茶叶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是茶树受害,代谢机能减弱,萌发的芽叶瘦小,内含成分正常生长的芽叶低,茶叶品质差。 不同地层地温对茶树生育的影响略有差异:以5cm,25cm两个土层影响最为显著,因为5cm地层受热辐射影响,日夜温差较大,而25cm土层地温相以稳定,同时也是茶树吸收根分布最多的土层,而其热量变化直接影响根系吸收交换水平。 积温是累积温度的总和,茶树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为10度,那么茶树的全年至少需要的积温为3000度,那么低于3000度的茶区,应当注意冬季防冻。经研究表明,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积温为4000-5000度。 三,水分 水分既是茶树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茶树生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茶树的光合作和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进行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必须有水分参与,同时它也影响生态环境中其他影响因子,并且茶树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是有一定要求的。水对茶树生育的影响,主要是降水量,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 茶树性喜湿润,适宜经济栽培茶树地区,年降雨量须在1000mm以上,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水量为1500mm左右;生长期间的月降雨量要求大于100mm,如果连续几个月降水量小于50mm,而又不实施灌溉,茶叶产量便会大幅度下降。 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80%-90%为宜,当含水量降至80%以下或上升饱和水分状况时,茶树生长发育不良。 四,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一生扎根立足的场所,土壤具有满足茶树对水,肥,气,热需求的能力,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资源。土壤环境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3个方面。 1)土壤物理环境 土壤物理环境是指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结构,密度,容重和孔隙度,土壤空气,土壤水分及土壤温度等因素。茶树要求土层厚度为有效土层应达1m以上,表土层厚度要求在20-30cm.土壤质地以壤土为理想,在沙土和黏土上生长较差。土壤结构以表土层多粒状和团块状结构,心土层为块状结构较好。 2)土壤化学环境 土壤化学环境是指土壤的吸收机能,土壤ph及土壤养分等因素。土壤化学环境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无机养分含量。茶树为喜酸性土壤的植物,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ph为5.0-5.5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2.0%的茶园的茶树生长健壮,所以,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达2.0%以上。 3)土壤生物环境 土壤生物环境是指动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活动对土壤形成和肥力的影响。 五,地势条件 地势条件包括纬度,海拔,坡向,坡度等,这些生态因子不仅影响茶树的生育也影响茶叶的品质。其实质是对气象因子的影响,如纬度不同,其光照强度,时间,气温,地温及降水量等气候因子均不同。 一般而言,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地表接受的日光辐射量较多,年生长期较长,往往有利于氮素代谢,故对品质有重要作用的多酚类积累较多,相反,含氮物质的含量较低。海拔越高,各种气候因子存在很大不同,气压与气温越低,降雨量和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强,超过一定高度又下降。 山区云雾弥漫,接受日光辐射和光线的质量与平地不同,常常是漫射光及短波紫外光较为丰富,加之昼夜温差大,白天积累的物质在夜间被呼吸消耗的较少。 总之,从茶树的适生条件分析可知,环境生态条件的主要因子对茶树生育及品质的影响是明显的,所以茶树种植上如何选择用地,并保持水土,保证生态平衡是一个在发展茶叶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