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检验标准茶叶加工高级标准:
1.基础标准,即对的概念、名到、术语、适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茶树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采摘时间、采摘要求、产量等作出的规定。目前适用的主要基础标准有gb ll767-2003《茶树种苗》,其规定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尤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产品标准,包括对茶叶‘种类、品种、规格、质量分级、加工工艺、技术指标、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规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1 981年颁布的wmb 48--1981《茶叶包装标准》,其内容包括茶叶品质规格、茶叶包装和茶叶检验方法。其中茶叶品质规格把出口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压制茶等六类共81个花色等级。
3.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很大残留限量》,同时考虑gb/rr 5009. 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 12---2010《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 13-2003《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q09. 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等标准。对于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有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ny 5020 --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茶叶鉴定标准按茶的质量级别分类茶叶不同,级别也不同,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外销眉茶为便于洽谈订货,常以一定号码表示花色等级。
茶叶审评标准国标
国际标准分类中,高档茶叶 涉及到茶、咖啡、可可、农业和林业、信息技术应用、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纸和纸板、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食品综合、感官分析、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农用建筑物、结构和装置、服务、养蜂、教育、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食品工业厂房和设备、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土木工程、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木基板材、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饮料、环境保护、麻袋、袋子、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
国家茶叶检测标准多少项办公用茶是指在办公区域内为接待与工作有关来访人员以及组织召开会议时提供使用的茶叶,不得变相作为福利进行分配发放。
本着保障工作需要和厉行节约的原则,购买办公用茶以普通茶叶为主,不得购买高档茶叶,可参照区级机关会务用茶购买标准,原则上最高不超过400元/斤,同时要建立茶叶领取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做到账实相符。
茶叶国家质量标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等级评定标准. 例如:
龙井:分13个等级,即特级1—3等和1—10级。实际上现在9、10两级已不再生产。一般特、1、2、3级为高级龙井,4~6级为中级龙井,7级以下为低级龙井。级别越低,炒制时锅温越高,投叶量越多,炒制手势也越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的检测标准
一、冲泡方法1.置具洁器饮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以免污染。2.量茶入杯每杯只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
“通用型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贸易上评茶应根据产区从属于哪一套标准,对照标样评定外形和叶底的嫩度,而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不以陈样为依据。有的茶叶生产者不标定级别,只标茶号或价格。遇到这样的茶叶,应首先看是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再参照标准样的级别定级,有了级别,才有品质、价格的概念。
行名优茶评比,不必参照标准样,可根据茶叶实有品质下评语、定分数。若是质量检验部门在市场或在出厂抽样检验,则仍须采用相应的标准样为依据。
2.红茶审评
“祁红”的品质特点为外形细紧,苗锋良好,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带糖香,滋味醇和回甘,叶底红匀细软。审评“祁红”毛茶和精茶,在对照各级标准样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嫩度与条索的紧实程度。身骨空松轻飘,色泽枯灰,汤色浅薄(红),香气粗糙,滋味薄涩,叶底青暗,是低次产品的特征。同季节所产的“祁红”,春茶嫩度好,色泽乌润,香味柔和,品质较好;夏秋茶汤色、叶底较为红亮,但香味的鲜醇度不如春茶,总的品质比春茶差。
3.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产于云南的滇红。其品质特点:色泽棕褐,外形肥壮显露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软,红匀明亮。“滇红”茶多酚含量高,茶味浓而耐泡,经3次冲泡还有茶味。对毛茶和精茶的审评以标准样为基础,抓住嫩度是重点。嫩度是滇红内在品质的客观标准。其精茶在嫩度基础上,净度也很重要,一、二级茶显露芽锋,不应含有茶梗与朴片。
4.昭平红工夫
“昭平红”品质特点: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锐、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带甜、叶底红匀明亮。规格等级[10]
茶叶检验标准有哪些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
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