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茶叶水分测定国家标准 GB5009

Time:2024年08月25日 09时57分57秒 Read:88 作者:admin

茶叶水分测定国家标准表1、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2、GB/T 12087-2008《淀粉水分测定 烘箱法》

3、GB/T 18798.3-2008《固态速溶茶 第3部分:水分测定》

4、GB/T 21305-2007《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 常规法》

5、GB/T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6、GB/T 8304-2013《茶 水分测定》

7、GB/T 12729.6-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 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8、GB/T 9695.15-2008《肉与肉制品 水分含量测定》

9、GB/T 8858-198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10、SN/T 0919-200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简称国标,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茶叶水分测定国家标准表图片

1,本标准第一法(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2,第二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高温易分解的样品及水分较多的样品(如糖、味精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糖和味精除外)。3,第三法(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g/100g的样品。4,第四法(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3g/100g的样品。

茶叶含水量测定国标

炒茶

一斤茶叶要多少斤茶青(鲜茶叶),主要看鲜茶叶的水分,一般地,嫩茶叶含水量较老茶叶含水量高,阴天、雨季的鲜茶叶较晴天的水分高,总体来看,大约4.2至4.5斤鲜茶叶可以制成1斤毛茶。雨水叶(雨天采摘,有表面水的鲜茶叶,几年前遇到过一次)要5.5-6斤干1斤。久晴不雨,连续干旱时,一般只需4至4.2斤鲜茶叶即可干1斤毛茶。一斤毛茶经过挑梗,除黄片,筛末,可得0.6斤净茶。

茶叶水分检测标准食品学理论认为,绝对干燥的食品因各类成分直接暴露于空气,易受空气中氧气的氧化。而当水分子以氢键和食品成分结合,呈单分子层状态时,似在食品表面蒙上一层保护膜,食品得到保护,使氧化进度变缓。许多研究表明,当茶叶中的含水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几乎呈单层分子关系,对脂质与空气中氧分子起较好的隔离作用,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但当水分含量超过一定数量后,情况大变,不但不能起保护膜作用,反而起溶剂作用。溶剂的特性是使溶质扩散,加剧反应。当茶叶水分含量超过6%,或外界大气相对湿度高于6O%以上时,会使茶叶中的化学变化十分激烈,如叶绿素的变性、分解,色泽变褐变深;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质迅速减少;组成新茶香气的二甲硫、苯乙醇等芳香物质锐减,而对香气不利的挥发性成分大量增加,导致茶叶品质变劣。因此,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6%以下,超过此限度则要复火烘干,才能保存。 现在市面上大多采用的烘箱法和快速水分测定仪法,快速水分测定仪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仪器。 快速水分测定仪包括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仪和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因其加热源为环形,在茶叶的测试过程中,加热更均匀,不会出现茶叶的焦糊现象,所以更适合茶叶的水分检测。

茶叶水份国标1、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2、GB/T 12087-2008《淀粉水分测定 烘箱法》

3、GB/T 18798.3-2008《固态速溶茶 第3部分:水分测定》

4、GB/T 21305-2007《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 常规法》

5、GB/T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6、GB/T 8304-2013《茶 水分测定》

7、GB/T 12729.6-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 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8、GB/T 9695.15-2008《肉与肉制品 水分含量测定》

9、GB/T 8858-198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10、SN/T 0919-200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简称国标,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法律对国家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标准是种动态信息。

茶叶水分测定标准方法1、鲜叶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5%左右,我们常说1斤干茶需要4斤多的鲜叶,就是因为水分要去掉约1/4。

2、不同部位芽叶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一般芽的含水量多,此后依次往下递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茶树所有部位中,茶梗的水分含量最高。

3、不同的采摘时间,鲜叶含水量也不一样。同一天中,早上采摘的鲜叶含水量最高,傍晚最低。如:上午7~8时,采摘的茶树鲜叶含水量可达77.34%;下午3~4时,采摘的茶树鲜叶含水量就只有72.81%。

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茶叶湿了能晒,但效果不佳,如果湿了的茶叶量比较小的话,建议直接丢掉,或用这些茶叶做茶叶蛋将这些受潮的茶叶利用起来,避免浪费,容受潮面积过大的话,太阳晒也只能是这种方法,或是在干净的锅中干炒,小火把锅烧热茶叶放进去,这样将茶叶焙干。即便这样,也不要把受潮的茶叶与没受潮的茶叶放在一起。

茶叶水分测定方法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 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 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真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

茶叶水分测定国家标准表格

从一个大致的情况来说是茶叶鲜叶含有75-80%的水分,所以说4-5斤鲜叶出一斤干茶是比较正常的,波动大的话和气候及采茶时间,也就是气候湿度,湿度大的时候肯定含水量高,一斤茶需要的鲜叶量就多,比如说春茶季节一般比比秋茶湿度高,夏茶也要看天气,一天中的采茶时间也分上中下午,不同的时间会有所差别。

茶叶检测标准参数用Av或M档都可以。佳能700d感光度ISO设置:按ISO按钮,按左右键或转动拨盘选择自己需要的ISO感光度(建议选ISO为100),按SET按钮。

茶叶水分测定国家标准表最新代用茶国家标准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

代用茶国家标准

代用茶国家标准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0769 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2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