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包装标识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
茶叶包装标识标准代号为CB/T 执行标准就是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等相关部门组织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 例如:《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茶是全球公认的健康天然饮料,被世界粮农组织称为“仅次于水的人类健康饮料”。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我国走向世界的纽带。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贸易、质量检验和技术进步,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以实物标准样的形式逐步建立茶叶标准,20世纪80年代,国家和地方等有关部门逐步发布、实施了各类茶叶标准。2008年3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更好地推动茶叶标准化工作。经过各部门几十年来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我国现已初步建立了茶叶标准体
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
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
茶叶包装标识要求1、净含量:XXX g,以克为单位。
2、对于重量,国家没有做任何的规定,完全看厂家,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包装,包装要装多少重量的茶叶,完全是自定义。
你要装250g的茶,你就要设计能装下250g的包装,
茶叶包装标识产品标准代号编号和茶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第一、二码表示茶青的配方;第三码表示茶青的级别;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1为昆明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8为海湾茶厂,6代表福海茶厂)。
例:1、大益的7242
可以解释为:72表示72年茶青配方,4表示茶青为4级,2表示勐海茶厂。
2、昆明茶厂一个代表性的产品中茶7581砖,75代表它的配方年份,8代表茶青级别,1是代表昆明茶厂。
市售现存普洱老茶一览表关于普洱茶的品级,在清朝以前应属于“文献级”,目前已无任何茶品存留。清朝中叶以后为“贡茶级”,以今日杭州茶叶研究所珍藏、雍正年间产制的“普洱金瓜贡茶”为代表。
清末后为“号字级”,有民间产制的“同庆号圆茶”、“宋聘号圆茶”等流传,茶品约一百年左右。而“印字级”则以产制于四十年代的“红印圆茶”与五十年代的“福禄贡茶”等茶品为代表。
40年代以前茶品代表:福圆昌圆茶、车顺号圆茶、红芝圆茶、末代紧茶、敬昌号圆茶、宋聘号圆茶、鸿泰昌圆茶、同兴号圆茶、鼎兴号圆茶、普庆号圆茶、同昌号圆茶、可以兴砖、早期红印、早期绿印
50年代茶品代表:福禄贡茶、思普贡茗、江城圆茶、后期红印、黄印圆茶、圆茶铁饼。
文革时期的印字级茶砖,下方清楚可见“革命委员会”字样。
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作为40年代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
市场上出现了1980年出产的"班禅紧茶"。而班禅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关茶厂视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禅紧茶"。
市场上所谓1970-1980年的"凤凰沱茶",标明是南涧茶厂出产的。其实南涧茶厂是80年代才成立的。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事实上,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标号只有7581、7811两个,而且从未在包装上印过标号。有些号称1967年出厂,或是文革期间出厂的,也不可信。
市场出售的号称50年代生产的"铁饼"。其实这种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博物馆在"银毫沱茶"下标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实"银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产。
茶叶包装标识S101驾车路线:全程约60.2公里
起点:南宁市青秀区
1.南宁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新竹路行驶29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茶花园路
2) 沿茶花园路行驶360米,左转进入民族大道
3) 沿民族大道行驶7.0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
2.沿泉南高速行驶140米,朝柳州/梧州/G72/G8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泉南高速
3.沿泉南高速行驶35.6公里,在伶俐/南阳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伶俐互通
4.沿伶俐互通行驶1.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X024
5.营口市内驾车方案
1) 沿X024行驶7.2公里,右转进入S101
2) 沿S101行驶6.2公里,右转
3) 行驶2.3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古岳
茶叶包装标识上的字母代表什么可以,QS是指的是食品安全认证。
茶叶属于食品类商品,这类商品都要经过QS认证才能出售,就是食品类商品外包装上那个蓝色标志,里面有英文字母QS字样的。没有经过认证的食品类商品严格来说是不允许出售的。
茶叶包装标识贮运标准执行 有机农业是一种对环境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其主要的特色和标准是:
①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②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
③生产遵循自然规律,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如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建立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有机肥和动物粪便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用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维持一种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农业生产过程。因此,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技术进步,而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根据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茶可定义为:一种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茶叶包装标识产品标准代号为q
众所周知,普洱茶往往追求储藏年份的长久,对于普洱茶的历史分期,其中“号级茶”与“印级茶”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那它们是如何区分的呢?
· 号级与印级 ·
远期普洱茶(清光绪年间以前): 这个时期留存资料极少,信息模糊,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实物。
号级普洱茶(清光绪年间至1950年代初):清光绪年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间生产的普洱茶,以私人商号生产的普洱茶为主,按照各商号名称来命名。市场上留存实物极少,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印级普洱茶(1950年代初至1980年代中期):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生产的普洱茶,产品以中国茶业公司统一发布的“中茶”商标茶印为主。
其中,印级茶时期 包括了业内比较流行的 "印级茶"及"七子级茶"两个分时段。 1952年起,八个“中”字围绕一个茶字的“八中”商标开启了印期茶时代。1972年前后,普洱茶开始使用“云南七子饼茶”,自此进入“七子级茶”时段。
茶叶包装标识的标准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茶叶首先应是通过qs质量等级认证的。而茶叶等级质量确实难以区分,并无统一标准。
消费者选购茶叶时,一方面是通过茶叶零售店本身资质、市场信誉度等先选择茶叶店,另一方面可以先同销售人员了解不同茶叶、不同等级的区别,也可以在店内试喝,最为简单的还可以先了解辨别茶叶的有关方法,从茶叶的外形、色泽、整碎情况等判断其质量好坏。
在购买春茶时,也要特别注意是否有陈茶同新茶混合销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