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冲泡的方法10克,两到三次。
一般情况下,红茶,绿茶我们都按茶水比1:50左右来冲泡。即1克茶叶用50ml水。500ml的杯子,基本少要8-10克茶叶了。如果要泡乌龙茶,那茶水比通常在1:25左右。指功夫泡法。如果按红绿茶方法喝,放的量也差不多。具体就要根据个人口感谢来适当增减了。喝茶也不要久泡,泡久了会浓。
你放那么多茶与水,一下子喝不完,水温又泡很容易泡浓,所以茶叶可以适当少放。
茶叶冲泡的方法:中投法绿茶是我们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绿茶因其茶汤呈碧绿而叶底呈翠绿而得名。绿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也较其它茶要少,
绿茶以形美色翠、香幽、味和、四绝著称,清人陆次云说:“茶真者,甘香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所以冲泡绿茶一定要掌握绿茶的特点,通过技法把绿茶的特点表现出来.
上投法
第一步: 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200ml,之所以选透明玻璃杯,主要是为了便于后面的的观察),置入适量适温的开水后,投入3-5克绿茶茶叶。
第二步: 静待绿茶茶叶下沉 。
第三步: 绿茶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
第四步: 欣赏绿茶茶叶起浮及舒展的过程。
第五步: 待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饮.
中投法
第一步: 准备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约200ml),先置入适温开水约三分之一,投入3-5克绿茶茶叶,静待绿茶茶叶慢慢舒展。第二步:
待绿茶茶叶舒展后,加满开水。
第三步: 绿茶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饮用。
下投法
第一步: 这次我们准备瓷盖杯(本例大小约150ml)或温杯,投入适量茶叶。 加入少许适温开水。
第二步: 拿起冲泡的瓷盖杯,徐徐摇动使茶叶完全濡湿,并让茶叶自然舒展。
第三步: 待茶叶稍为舒展后,加入九分满开水。
第四步: 等待茶叶溶出茶汤。第五步:
用杯盖稍微拨动茶汤,使茶叶溶出的茶汤更平均后即可饮用
茶叶冲泡的方法ppt在涂抹药水之前,把头发还原一下,就是用PPT全部的轻泡五分钟,然后湿头发的时候上软化剂,上软化剂的时候要用手反复来回的涂抹,一定要饱满通透,这样的话,能快速的打开毛鳞片,软化比较快速,之后软化到了吹干,基本上就已经直了,然后用夹板稍微夹一下,最后再定型八分钟就可以了。整个流程下来,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是非常快的
茶叶冲泡的方法有几种两种不同的茶不能一起泡。
每一种茶都有各自的功效特点,将不同的茶叶混合着喝,会因口感与功效的不同而产生负作用。因此,茶叶一般不适宜混着喝。因为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的差别,导致茶叶口味有所不同,每种茶都会有它们独特的香气与口感。把不同的茶叶混在一起喝,会影响茶叶本身的观感与口感,使品茶失去乐趣。不同的茶叶混着泡会使茶汤浑浊,产生沉淀不仅味道不纯,而且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肠胃不适。
茶叶冲泡的方法定点旋冲 1、定点低斟
使用这种方法冲泡茶叶时,如果是散茶,要向没有茶叶的地方注水,细流慢冲,茶叶的内涵物质会缓慢的释放出来,冲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加的有细腻度,如果冲泡块状茶,每次的注射点要在茶叶上,这样可以让紧结的块状茶更加舒展,呈现出来的茶汤也更加饱满。
2、定点高冲
注水的时候选择其中一点避开茶叶,定点注水,水流一定要高冲,这样可以让茶叶上下翻滚,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激发茶叶的香气,切记避免用水直接冲击茶叶,使用这种方法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加的饱满,层次更加丰富。
玻璃杯泡茶步骤
3、定点旋冲
茶壶口和盖碗的内壁呈45度角定点注水,让水呈旋涡般旋转,用水的力量带动茶叶,可以让茶叶均匀的释放出内含物质,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加的均匀,层次更加的丰富,适合冲泡条形的乌龙茶,红茶等,能够让这种形状的茶叶在水流的作用下更加有秩序。
玻璃杯主要适用于:草花草、红茶、绿茶、普洱茶、水果茶、养生茶及工艺花茶等和咖啡系列,并且有较高的观赏性、趣味性。
茶叶冲泡的方法期末考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关于亚洲地势、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稀少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短急
2.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原因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面积最大的
3.亚洲在各大洲中是
A、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C、人种最复杂的大洲 D、国家与地区最多的大洲
4.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是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 D、霍尔木滋海峡
5.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
B、中东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冰雪融水
C、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D、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资源的形成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7.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日本海峡 B、台湾海峡 C、朝鲜海峡 D、
8.下面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布局不均衡 B、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C、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D、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许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9.日本工业产品的最大输出地是
A、中国 B、美国 C、东南亚 D、西欧
10.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A、恒河平原 B、
C、湄公河平原 D、
11.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越南 C、泰国 D、
12.占据印度半岛大部分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13.世界第二软件大国是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俄罗斯
14.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棉花、茶叶、黄麻 B、椰子、蕉麻、棉花
C、茶叶、、油棕 D、黄麻、油棕、椰子
15.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印度最大的海港是
A、新德里 B、 C、孟买 D、班加罗尔
17.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莱茵河
19.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高加索地区 D、
20.下面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俄罗斯的气候以温带湿润气候为主
C、俄罗斯西南面的黑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Ⅱ(主观卷)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1.将下列物产的生产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8分)
A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①印度尼西亚
B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②菲律宾
C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③马来西亚
D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④泰国
2.将下列俄罗斯的城市与其相应的城市特点用线连接起来。(8分)
①莫斯科 A第二大城市
②圣彼得堡 B第一大城市
③摩尔曼斯克 C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④符拉迪沃斯托克 D北冰洋沿岸最大海港
3.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的降水变化主要受季风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印度雨季(6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时的盛行风向。(4分)
(2)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中,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6分)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水 灾 旱 灾
西南风的变化
4.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狭人稠,经济高度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A 岛,B 海 C 城市,D 洋。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2分)
(3)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8分)
(4)太原市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日本东京市低8℃,夏季气温要高2℃,请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4题) (5题)
5.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读图“俄罗斯”,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了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主要原因是 。
(2)俄罗斯最大的工业区A是 ,该国最大的油田B是 。
(3)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区在(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4)近几年俄罗斯的货运总量中,管道运输占一半以上,这反映该国
的产量和输出量都较大。
七年级地理:人教
一、1、C 2、C 3、B 4、B 5、C 6、B 7、C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A 16、C 17、C 18、C 19、A 20、D
二、1、A——④ B——③ C——① D——②
2、①——B ②——A ③——D ④——C
3、(1)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2)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ADF BCE
4、(1)北海道 日本 东京 太平 (2)太平洋和漱户内海沿岸 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3)日本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山地地形为主,河流落差大。 (4)日本东京深居太平洋内,受海洋的影响比太原大,气候的海洋性较强,所以冬季气温比太原高,夏季气温比太原低。
5、(1)纬度高 冰封期长 (2)莫斯科工业区 秋明油田 (3)A (4)石油和天然气
---------------------------------------------------------------------------------------------------------------------
这些如果掌握了 考试八十五分应该是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