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标准茶苗种植单行条栽一亩地能种植大约1350株,双行条栽一亩地植约4450株。
茶树种植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单行条栽茶园,种植行距150cm,丛距33cm,每亩种植约1350丛。
二是双行条栽茶园,种植大行距为150cm,小行距为30cm,丛距20cm,每亩种植约4450丛。
不论是单条栽,还是双条栽,每丛通常种植3株茶树。茶树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肥料条件、管理水平,选用合适茶树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并不能完全依照上述原则进行操作,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种、种植。
茶叶种植范围茶叶主要在云、贵、川一带种植。
中国长江以南,从西南部到东部沿海,从海南到山东日照。产茶大省是福建、浙江、云南、安徽等。
茶叶种植集中在长江一带地区。
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
茶叶种植主要云南、福建、贵州、海南、四川一带。
茶叶主要种植在福建,浙江,安徽等地
茶叶种植规格及要求特大叶种茶树,叶长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②大叶种茶树,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③中叶种茶树,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4小叶种茶树,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普洱茶砖茶包装纸平面设计尺寸(357g),直径一般在17.5cm-19cm之间,一般都是设计19cm就比较不错了,棉纸大小都是用45cm*45cm就比较合适的了;内飞平面设计尺寸、外包装(一提)平面设计的尺寸。内飞的大小是:4cm*4cm,或4cm*6cm,目前还没有国度标准,是各家各自设计的,
茶叶种植标准化仙毫茶。
“青木川”牌仙毫茶连续8年获省市金奖,连续6年获中国(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青木川茶园始建于2003年,投资3000多万元,年产茶叶70到80吨,产值5000多万元。该茶园先后被认定为“农业部有机茶标准化种植基地”“陕西省(千山)现代农业园区”“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等,“青木川”牌商标于2010年11月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茶叶种植标准规范一、【土壤】
1、耕锄培土:新植茶园于当年10—11月间,在苗距三寸范围内,用手拨草,以免锄草伤根,影响成活,三寸以外的地方,浅耕1—2寸,在1尺以外的行间深耕4—5寸,并以茶行为中心理成1尺宽,1—2寸高的畦。
2、遮荫护苗:在茶行的空处间种满园花、苕子或高杆绿肥,能起冬季防霜防风保水的作用。
二、【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引水灌溉: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在干旱严重的2—4月间,引水灌溉1—2次。
三、【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是供给茶树必要的水分和养分的基地。茶树生长发育好坏直接取决于土壤的性状。因此,为了要获得茶叶速生丰产,就必须处理好茶树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用地和养地的关系。
拓展资料:
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衮老期。
茶树种植标准1、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
2.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3.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茶叶种植标准化体系安徽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到2020年绿色茶园达60万亩
记者从4月20日召开的全省茶产业工作现场会获悉,我省将重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种改造、投入品管控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到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茶园达60万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并在每个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省将适度发展新茶园,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到2020年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和效益。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研发推广“轻型化、便捷化”采茶机、耕作机、修剪机等茶园机械。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尤其是抓好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示范,并在省内扩大试点,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0家。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1个至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
茶叶种植技术规程一般水平种植的间距为株距,垂直的叫做行距。如果种植的地点坡度比较平缓,土壤条件又比较好,株距行距大约是3米×4米。如果大规模的种植,可以株距加宽,行距减少。如果不间作,株距行距大约3米×3.5米。如果种植地点坡度大,土壤条件较差,株距行距设定为3米×3米或3米×3.2米。
一、株距行距
一般水平种植的间距叫做株距,对于垂直的间距叫做行距,这两个数值并不是固定的,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对于种植坡度比较平缓,土壤条件又比较好的地点来说,株距行距大约是3米×4米,等到山茶树长起来,也能有一定空间可以行走,方便人们修剪、施加水肥之类的。
2、如果是大规模的种植,为了方便之后的机械化运行,可以株距加宽,行距适当减少。
3、对于不进行间作的山茶树来说,可以将株距行距设定为大约3米×3.5米,这个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
4、如果是种植的地点坡度较大,土壤的条件也比较差的话,可以将株距行距设定为3米×3米,或是3米×3.2米。如果是种的太稀的话,对于生长反而不利,并且土质不好,树种也生长可能没有那么茂盛,种植太稀的话,会浪费土地资源。
二、种植亩数
按照这样的种植株距行距来说,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每亩最好要超过74株。
茶叶种植标准是什么茶树合理密植的程度,应根据不同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土壤,不同的管理水平,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茶树行株距和排列方式,每穴的株数而灵活掌握。
根据GB11767-1989标准建设的茶园可以算。
大行1.9米,小行0.4米,株距0.3米,亩植5500株。
根据地形,合理密植,通风采光!
大行距1.5米,小行距30-40厘米,株距30-40,双行单株。
茶树规范栽植,密度适当,面积达标就是标准茶园。
宽窄巷,大行距1.6米,小行距0.4米,这样即合理密植能够获得早产、高产,又利用生产管理和采摘。
茶叶建园标准:每亩种植茶苗3000一3500株。
这个茶树是油茶还是茶叶,茶叶每亩4500一5000株,油茶每100一200株。
茶园标准化是每亩五千株左右。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地形来确定,一般每亩种植100株左右为宜。
茶园种植标准
单行条栽茶园,种植行距150cm,丛距33cm,每亩种植约1350丛。双行条栽茶园,种植大行距约为150cm,小行距为30cm,丛距20cm,每亩种植约4450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