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知识
资讯
文学
生活
科技
科普
阅读
专题
资料
经验
热点推荐:
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科技创新贡献率如何计算 为26890
Time:2024年06月29日 16时39分47秒
Read:139
作者:admin
1,如何科学认识和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要力争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一般利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一指标来进行衡量:科技进步贡献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反映在经济增长中投资、劳动和科技三大要素作用的相对关系。其基本含义是扣除了资本和劳动后科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计算方法:一般根据C - D生产函数得出科技进步速率方程Y=A+α×K + β× L其中Y 为产出的年均增长速度,A 为科技的年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年均增长速度,L 为劳动的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本产出弹性 ,β 为劳动产出弹性 通常假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α、β为一常数,并且α+β= 1 ,即规模效应不变。令 E=A/Y × 100%,即为科技进步贡献率 。这种计算方法很常见,你在知网里面看看,很多类似的文章。
3,贡献率如何计算
您所说的“贡献率”不知是否是指“词条通过率”?如果两个是一个概念的话,则可按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一、计算总贡献词条数: 总贡献词条数=创建词条数+编辑词条数 (1) 值得注意的是: (1)创建词条数包括已通过的创建词条数和未通过的创建词条数。即, 创建词条数=已通过创建词条数+未通过创建词条数 (2) (2)同样,编辑词条数也包括已通过的编辑词条数和未通过的编辑词条数。即, 编辑词条数=通过编辑词条数+未通过编辑词条数 (3) 二、计算通过词条数: 通过词条数=通过创建词条数+通过编辑词条数 (4) 即,通过词条数包括已通过的创建词条数和已通过的编辑词条数两部分。 三、计算词条通过率: 词条通过率=通过词条数/总贡献词条数×100% (5) 四、示例: (一)已知条件: 某人共有35条创建词条获得通过;有6条创建词条未获得通过。而共有53条编辑词条获得通过;11条编辑词条未获得通过。 (二)计算总贡献词条数: 将已知数据代入(2)式可得: 创建词条数=35+6=41条。 将已知数据代入(3)可得: 编辑词条数=53+11=64条。 则,总贡献词条数=41+64=105条。 (三)计算通过词条数: 通过词条数=35+53=88条。 (四)计算词条通过率: 词条通过率=88/105×100%=83.809523809% 如果取小数点后两位且四舍五入,则, 词条通过率=83.8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同学!关于万户贡献率怎么算如下: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以上就是小徐老师为同学解答的困惑,如果小徐老师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希望在您方便的情况下,点击右上角“结束服务”给个赞和关注哦,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小徐老师咨询,感谢!小徐老师祝您生活愉快!
4,什么是贡献率它是怎样计算的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贡献率”,那么“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5,气象科技贡献率计算方法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1995年的农业总产值为20340.86亿元。用各年的农业总产值指数把2000年的农业总产值折算成用1995年价格计算的数值,为26890.67亿元。这样,“九五”时期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为5.74%。 物质费用增长率:根据各年农业物质费用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出用1995年价格计算的物质费用,1995年为8339.75亿元,2000年为11105.85亿元。这样,“九五”时期农业物质费用的年增长率为5.90%。 农林牧渔劳动力增长率:1995年农林牧渔劳动力数为32334.5万人,2000年为32797.5万人,年增长率为0.28%。 耕地面积增长率:据2000年7月5日《经济日报》第二版上的一篇报道,1996年净减少耕地1100万亩,1997年净减少730万亩,1998年净减少391.5万亩,1999年净减少654.9万亩。最近得知2000年耕地净减少1400万亩。按此计算,“九五”时期耕地面积是负增长,年平均减少0.61%(即年增长率为-0.61%)。 根据以上参数,“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率为: 5.74% - 0.55*5.90% - 0.20*0.28% – 0.25 *(-0.61%)= 2.592% “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2.592% / 5.74% = 45.16% 在我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一文中,应用同一测算方法,对“一五”—“八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结果为:“一五”时期为20%,“二五”时期和三年恢复时期为负值(表明经济效益下降),“三五”时期为2.3%,“四五”时期为15%,“五五”时期为27%,“六五”时期为35%,“七五”时期为28%,“八五”时期为34%。现在,测得“九五”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这是具有可比性的,“九五”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还高出10个百分点。这表明“九五”时期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已取得了成效。如果“九五”后期的农业劳动力不是增加,而是减少,那么“九五”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会更高一些。
额
原文链接:
http://www.hbhanpu.com/article/48068.html
上一篇:
皓源国际幼儿园怎么样 莱芜哪个幼儿园好1
下一篇:
江特电机股票做什么的 江特电机大盘股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