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出师表作者是谁 报答知遇之恩

Time:2025年02月23日 14时38分10秒 Read:145 作者:admin

《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

《出师表》写于建兴五年。

刘备在建兴元年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出师表创作背景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

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

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

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郃东下,关中极为虚弱。

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

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

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

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出师表的目的①继先帝遗志,由于蜀国前君主刘备辞世时留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伟大遗愿,诸葛亮被托孤后日夜不忘此誓言,②三国时期,蜀国相对比较弱了点,要以战来壮国威。

③侍卫臣僚勤劳不懈,战场上的将士和士兵忠诚有志,想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希望也能帮助实现汉室统一。

劝谏君主刘禅①望君主刘禅大开谦听之门,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光兴蜀国,实现先帝的遗志统一汉室。

②君主也要以身作则、公正严明,赏罚分明。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良忠诚不二,先帝留下来辅佑的人才要多用。

将军向宠,先帝留下的军事家,多听他的意见。

诸葛亮把蜀国的一内理朝政、一外行军行仗的贤才交给君主刘禅,让他好好爱护这批人才。

③诸葛亮用利害(亲贤人远危人)点醒君主刘禅,用先帝言语警醒刘禅,桓、灵二帝的做法让人痛心遗憾,在这里起来劝谏人的最高境界,劝谏人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才指出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可靠,希望亲近他们,多听他们的见解。

表明心志、以身许国①自述自身和过往经历,遇先帝爱护,表明心志,报答知遇之恩。

②危难受命、所建功绩,平定南方。

③继往开来,挥师北上、希望再建功绩、实现汉室一统。

回应开头,实行先帝的遗志。

这篇《出师表》最显著的特点是言语直率朴实、恳切忠诚,动之以理,情之以实、先帝的遗言。

发出的思想和现实一致朴质,有感人的画龙点睛,是一篇千古第一先写的奇文。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