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科普 / 正文
公稻子是怎么形成的 以保证闷死病菌

Time:2025年02月23日 13时12分27秒 Read:88 作者:admin

1、公稻子是恶苗病的俗称。

形成原因有:种子带菌、浸种不规范、连年使用同一种浸种剂导致水稻产生抗体、栽培管理不当等。

2、公稻子防治方法是用药浸种要规范。

浸种药用专用池子,浓度把握好。

可用50%的多菌灵100克加水50千克浸种;或35%的恶苗灵120克,加水50千克浸种。

药液浸泡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15-20厘米,供种子吸收。

同时,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

3、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加强栽培管理,而且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处理掉,避免危害其他健康植株。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