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
即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
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226年到239年在位。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但文学成就远不及曹操、曹丕。
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
同时注重法理。
颁布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
又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
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
但是魏明帝统治后期耽于享乐、大兴土木,以致民不聊生。
景初三年,曹叡病逝于洛阳,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
因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魏国朝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