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自于哪里 蒸发水分的目的

Time:2025年02月23日 08时59分18秒 Read:85 作者:admin

洞庭碧螺春是绿茶,不发酵茶,简称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金庭镇,其茶是采摘茶树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制成,其茶条索纤细,卷曲呈螺,满身披毫,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著称。

饮其味, 头酌色淡、 幽香、 鲜雅; 二酌翠绿、 芬芳、 味醇; 三酌碧清、 香郁、 回甘, 真是其贵如珍, 宛如高级工艺品, 不可多得。

品质特征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制作工艺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

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

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

历时13~15分钟。

炒青: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

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

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