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科普 / 正文
关于饼的历史 《说文解字》注解为“饼

Time:2025年02月23日 06时45分54秒 Read:99 作者:admin

饼的历史: 饼,《说文解字》注解为“饼,面糍之,从食、并声”。

《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像饼的东西”。

我国面点小吃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食品。

煮饼,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释为“白汤饼”,丹波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张师正《倦游录》云:“凡以面食煮之,皆谓汤饼”;我国科学家考察断定面条已有4000多年历史。

由此推断“煮饼”即为张仲景故乡河南历史流传下来的地方小吃“水烙馍”,这与孙思邈和张师正均做“汤饼”的提法相吻合。

古汉语中“汤”即为沸水,这种薄饼的做法更似仲景所说的“煮饼”。

其做法为:先和好面,碾成薄薄的一层饼,待水煮沸后,把做好的面饼平放在锅箅子上,薄饼像在水上煮一样,合上锅盖,稍停片刻即可取出食用,这种做法用“煮饼”称之形象,贴切,对于取类比象应用广泛的古代中国更易被世人所接受。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