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为什么以前有36个省 然皆为中枢要署

Time:2025年02月23日 02时03分16秒 Read:106 作者:admin

36个省是新中国建国后开始划分的,古代从元代开始已经有了“省”这一级行政区划制度。

自元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为省),因此称为行省(省)制时期。

此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

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已有尚书省、中书省之称,然皆为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

隋文帝于开皇八年(588年)伐陈,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但不久即废。

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现过行省制度,在外地设立行尚书省,但为时短暂。

蒙古人兴起之后,仿金实行行省制度。

元世祖一方面将尚书省并为中书省,总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

它最初是一种临时设置,并只管军事,后演变为兼管民政,其长官也由中央官吏演变为地方官吏。

其间从伐金到灭宋,历经70余年,平宋以后成了元朝的行政区划单位。

Copyright © 2025 豆禾网 |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5018319号-20 | 网站地图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留言给我们及时删除 。